金簪子掉到井里之One Punch WoMan
我的求职季在马桶上结束了,这点大概我怎么在脑内胡诌都是料想不到的。
12月7日上午九点接到了一个姑娘的电话,自称EM的hr,我听其语气严肃而波澜不惊(与之前51job通知面试的甜美小姑娘完全不一样),深吸了一口气,一边好奇怎么拒信都电话通知,一边听她说道:“…通知你已经收到EM的offer…”(此处电话信号已经烂掉)其中offer两字极轻,让我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耳鸣= =后来我找了一个信号好的地方重拨过去,对方大致介绍了一下工资福利待遇并要求本周四给回复。放下电话,喵喵叔已经高兴得蹦了n下,立马打电话告诉爸妈好消息。
于是长达三个月的毕业求职就这样结束了,相比之前网申、电面、群面、终面之间漫长的等待,终面的结果真是出来得快得惊人,最后得到的结果无论是待遇、兴趣、行业还是位置上都颇得我心。有趣的是我在做完网申之后就觉得EM是我特别特别想去的公司,因此超幼稚地在A4纸上写下公司的名字贴在墙上。此后数次漫长等待以为没有希望之际,都以为太懒而没有把那张纸揭下来。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的缘分,现在那张纸的愿望实现了,继续了我只要把目标写墙上就能达成的记录(之前的HKBU、GRE、TOEFL、UCSD、CFA等等)。
我对写面经什么的真的没热情,鉴于我是one punch woman,我也没有什么普适性的求职tips。下面的几段流水账权当用来记录申请的全过程,给以后的回忆添点材料,see tape #3神马的(这神马梗…)
1.网申
网申其实没有经过太多思考,不过是照常浏览yjs首页,看到了EM的大广告。于是,迷信品牌的我就默默点进去——咦,页面做得还不错——发现一个还不错的岗位——仔细瞅瞅和研究生学的finance还蛮像,还有analysis——申之。
刚开始填网申我还没有保密婚姻状况的意识,于是照实写了“已婚”;贴了夏天新照的一张乖乖女的蓝底求职照;填了三个开放性问题。对于开放性问题其实我并不喜欢流行的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STAR)原则,因为觉得那样写出来的东西会像八股文一样让人觉得无聊。我的侧重点是:仔细研究所申请职位的JD和问题的题干,大致研究一下企业的文化和他们最重视的素质;反思自己的核心优势;列举的事例除了直接回答题目还要能反映出自己的核心优势和与企业要求的契合度;撰写答案的时候我基本按照论文式的金字塔结构(总分总)来写,这样显得比较有逻辑性。
1. Please describe the learning from the most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you have had in the last 5 years. One of my most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in the last five years is my consulting project for TravelSetGo.com and from that experience I have learnt the essence of teamwork and leadership spirit, responsibility. To find a better promotion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for an online travel agency startup company, TravelSetGo, I formed a team with three other colleagues. Frankly speaking, it is the best team I have ever worked with. My experience with this team shows that working in a team is more than having group meetings and work division, but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oneself and for the team. For instance, each team member tried to be punctual for every meeting and will notify others even there was a five-minute delay. Also, there was no assigned group leader, but we discussed our strengths and resources and take our own responsibility before the work started. Moreover, we communicated instantly online and helped one another when running into difficulties. Last but not least, I also became good friends with my colleagues and our friendship and caring for each other definitely facilitated our teamwork. During our cooperation, I was often touched by the dedication and professionalism of my teammates and I will continue being a good team player with leadership spirit in the future.
2. Please give an example on how your personal attributes have helped you in the past. My self-motivation and my ability to stay focused on my plan have helped me pass the CFA Level I test with high scores during the busiest quarter of my campus life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At first, my plan of taking the CFA level I test seemed a mission impossible. On one hand, my tight school schedule meant managing numerous reading material, projects, presentation, finals and CFA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within two months. In fact, the CFA Institution suggests 300 hours preparation time for the Level I test, which means five hours per day with no day off. On the other hand, compared to those candidates who have bachelor degree in finance, I have just developed my interest in finance in my master’s finance courses and I had much more new things to learn and digest. With the resolution to learn new things and pass the test, I made a detailed study plan and speared no effort to stick to it. Sometimes, managing multiple tasks meant only four to five hours of sleep. To stay efficient, I ensured that I went to bed before 11pm and went up at around 4am and I will spend one hour reviewing before I learn any new material. At last I became the first among my classmates to pass the CFA test. Passing the CFA test may seem nothing special, but it does demonstrate my self-motivation, self-discipline and ability to stay focused that have helped me achieve many tiny success. I believe they not only helped me in the past but will enable me excel in my future career at EM.
3. Please provide any other information which will be relevant to us in assessing your suitability for employment with us. Besides teamwork spirit and self-motivation, I can also communicate orally and in writing in a logical way. First of all, my internship experience and my consulting project for a real firm have demonstrated my ability to communicate clearly and deal with unexpected situations effectively. I also have rich experience in writing various business analytical articles such as feasibility plans, financial analysis reports, business memos and consulting proposals. In addition, I can find a good balance between paying attention to details and grasping the whole picture, which helps me find the nature behind phenomenon. I believe all these are indispensable attributes to be an excellent financial analyst at EM.
2.电话面试 9月28号填完网申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就在我以为又一次被遗忘的时候,收到了EM的邮件邀请电话面试。邮件中提及了电话面试的大致时间以便申请人准备。于是我疯狂screen了一遍历年来的电面面经,收集了不下三十个题目,一题一题练习找感觉。虽然好几个月不说英文了,但practice makes perfect,多练习练习就好。对了,有传言说EM的一面分组是按照口语分数来的,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掩藏自己的实力,如果都不敢和高手较量,那怎么赢得问心无愧呢。 安排面试的那天我完全是每秒钟都揣着手机(包括上厕所),虽然EM说是10月20日电话面试,但完全没有像传说中那样约定具体时间。幸好上午九点多接到了一个不显示来电的电话(否则我就要等得神经衰弱了),估计十有八九是来电面的,我开口就一个Hello, this is XX speaking。面试mm是英国口音,语速挺快的,问的问题没有超出以往的机经(大概有自我介绍、leadership、hobby)。期间她还问我how long did I stay in the States,我愣了一下反问她神马states(US啊笨蛋!)。后来提到我呆在SD,她还很开心说自己也去玩过,我又瞎扯了一通非常喜欢La Jolla Shore,曾经和同学过去海边次brunch神马的。总之我说得蛮兴奋,以至于结束得像闪电一样快。从阳台上跑回房间告诉喵喵叔,他还很诧异我电面怎么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噗~)。
10/19 昨天晚上收到了埃克森美孚的电话面试邮件,这是自八月底以来第一次感到求职真正的开始。不再是每天悠闲地填填简历,不再是闲时打打游戏看看电影做做饭,接下来的将近两个月里,真正的战斗就要开始了!与此同时感受到的是一种莫名的紧张感。但我明白,适当的紧张是没错的,它能帮助我保持持续努力的状态,坚持下去提升自己。不过过多的紧张则必须通过充分的准备、不断的练习以及逐渐积累的经验来消除。 一切的行动之前让我告诉自己(这句说了千千万万遍的话),相信自己,我能行的!
3. 练习和正式群面
参加过电话面试后我便对自己能参加一面没有什么疑问。 EM的一面通知得很早,11月16号的面试提前十天就短信+电话通知了。
这期间我还去喵喵叔嫂子的公司打了个酱油,那里的职务是财务轮岗。嫂子在前一天给我介绍了一下这个岗位还给了我一些非常有用的指导。然后,第二天清早八点半喵喵叔开车把穿着正装的我送到某大楼(好远,开车得一个多小时,还折腾了一下买了个计算器)。前台mm很和蔼地把我带到一个小会议室,给了一张卷子让我做。卷子是中文的(><),前面是三十道会计选择题,后面是三道会计计算大题,给一个小时。抹汗,虽然学过会计,但怎么觉得整张卷子这么陌生…等等,怎么全是会计分录,这是什么…少数股东权益英文怎么对应的…总之填空题80%不太确定,大题只有最后两个和ratio analysis相关的没问题。虽然每题都认真看了,尽量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解题步骤,但内心中却吐槽果然自己这个酱油是打定了。一个小时到了,卷子被收走。前台mm告诉我要等一会儿。我估计也就是等阅卷完了我就可以挥挥手走人了,谁知估计是因为嫂子的嘱托,人事主管和财务主管又分别把我单独请过去按照面试形式各聊了四十分钟。管人事的女士先问我觉得笔试做得怎么样,我如实说最后一部分比较确定,前面很多中英文对不上还有分录什么的没学过,然后我就看到了那张精彩的…嗯…三十多分的卷子。Anyway,还是开始面试吧。淡定地自我介绍(此时我的自我介绍还是姓名+学校+专业+优点型的),回答了why go to HK,biggest challenge in life,why go back to China等等。大概十分钟之后大概对我英文表达没有疑问之后转成中文,具体问题记不太清了。HR面完被领到另外一个房间(顺便参观了一下格子间),等财务主管女士来面试。这个女士微胖,还挺和蔼的,问了我一些简历上的问题之后,开始问我的职业规划,为什么选择财务,还有一些会计分录的问题(好吧,我尊的不会)。财务女士对我没学过表示理解,不过言下之意是她们虽然是跨国企业,但还属于“小公司”,不会有太多基础培训,希望一来便是可以上手做会计工作的。我也诚恳地表达了自己学过XXX,但对XXX确实还缺乏了解,会继续努力云云。财务女士走后,HR女士又进来和我谈了一会儿,问我面试感觉怎么样,问我能接受去别处轮岗么,我说可以但希望最后定岗能在上海(HR表示不能保证)。中心思想我也get得十分明白,那就是他们需要专业会计背景的,有Excel技能,有CPA更好,工作内容也不需要什么分析,同时还有其他优秀候选人,我录取的希望不大。随后HR又建议我可以去试试对专业背景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的四大还有咨询行业,还问我如果有HR的职位空缺我是否感兴趣,我表示要仔细考虑一下,并感谢这次面试机会和她的建议。
虽然不是一次成功地面试经历,但花了一上午我倒是明白自己大致的方向,财务分析和会计。前者要排除特别看重会计科班背景的国企私企和中小外企,寻找能发挥自己综合分析才能的财务/金融方面岗位;后者属于万金油,虽然谈不上特别热爱,但相关经验比较多,能找到对口工作的希望较大。同时,面试官虽然觉得我专业背景不够强,但对我的简历和我的表达沟通和逻辑能力是表示肯定的(鞠躬,信心+2)。
知道了自己的短板之后,我准备群面时更侧重复习专业知识。为此我翻了好几门课的笔记和课件,重新梳理了一下研究生期间关于金融和会计的知识和分析思路。接着,我收集了近四年的群面case,按照问题类型分类,想思路,练习写框架/写白板和演说,忙忙活活一直到群面那天早上。
早饭一如既往的面试专用breakfast——杂粮粥加鸡蛋,身体对紧张的反应就是吃不下饭。开车路上因为要避开高架还走岔了路,幸好及时拐了回来。约定时间前十分钟,EM的工作人员还打电话来问是否可以准时出席。我在车上默默背着杜邦公式,一边开喵喵叔眼疾手快抢了好几个红灯,慢慢也不那么紧张了。
去往LM大厦地下一层的时候遇见一个也穿着正装的男生,一问果然也是来面试的。在工作人员那里登记了一下看了分组,发现之前的男生和我在同一组,真巧。我们一组六个人坐在一起,问了问他们的情况,原来我们这一组全是回国的同学:一个香港理工女生、一个法国男生、四个美国的(一个男生三个女生),而且没有一个会计专业的,都是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什么的。按照两天每天六小时,每小时六组,每组六个人,来参加面试的估计400+人。
到了九点,工作人员领着我们到了18楼,大家按照喊的名字一个一个进去就坐,我悲剧地是我这组最后一个进去的,坐在最边上,离白板也是最远。每人面前摆着一张英文case的A4纸、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男一女面试官大致介绍完流程(此时有人在纸上做笔记,于是我也赶忙记了一下每部分的时间),我们就开始默默看case了。这…和想象得不一样啊,难道不是大家先大致安排一下看case、讨论、准备的时间么,怎么就都埋头看起来了。见大伙看得起劲,我也不便打断,我也只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一下案例。
真的很幸运,我没有遇到特别财务的case,我们的case更强调的是strategy的分析。case大致是说轮胎公司要推出一种新材料,可以减少一半的轮胎制造成本,提高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不过研究发现该种材料有可能提高事故率,同时要投产这个轮胎还需要对工厂进行投资,对此公司里的managers有不同意见。我们的任务是提出建议并说明原因。我边看边在纸上写下background、goal、for、against。美国的男生抢去了提议开始讨论的话头并顺势成为了leader一样的角色,他提议我们要分agree和disagree两方面讨论,大家表示同意,我建议我们可以从pros和cons来论证,大家还是点头附和,但没人用实际行动响应。只能说小组面试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不成为leader的话很多时候不能控制整个讨论。在提出increase market share之后,别人又提了些argument,都挺有道理,然后等我反应过来时发现论点基本被说光了。(难道就这么看着面试官给别人加分?)于是我抓住一个大家停下来的空当对之前的讨论进行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同时对工厂manager的motivation问题提了一个建议(无奈此问题后来又被别人反驳了)。必须承认我们组的成员提了挺多有价值的建议的,作为反应慢的我大概总结升华了三次的样子,尽量点评优化别人的意见,最后还提议可以计算一些财务数据(比如NPV)支持我们的论点。讨论得差不多的时候,我提醒了一下大家时间进程,另外一个女生提出可以现在纸展板上梳理一下我们的讨论。梳理的时候我注意到旁边的美国男生在纸上暗搓搓地写提纲,刚一梳理完,他就自告奋勇说自己可以做presentation顺便写板书,我说要不我来介绍一下背景情况,他还说没关系他可以来(我只能默默醉倒)。我微微一笑,说,没关系,你在白板中间写我们分析的过程,我在左边大致介绍一下我们讨论的背景,很简短的。他也不好再拒绝,于是我上去写了下background、goal、key issue,虽然内容不多,但我尽量让自己的板书显得有逻辑。因为内容少,我很快写完,走到一边又提醒了一下大家时间,听到没写板书的同学在提技术保密的事情,于是我加入进去,说可以申请技术专利防止竞争对手使用我们的新技术。财务数据那边,我帮法国的男生添加了一个NPV的数值。板书写好我们还有大概五分钟的时间可以用来演练一遍presentation,期间美国男生说错了建议的顺序,我excuse me sorry to interrupt了两遍才被听到(希望不要被当成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啊)。最后的presentation是我做得开场白,比较流畅和自信,听别人演讲的过程中也全程点头微笑,毕竟我也只能做这么多了。感觉面试官对我们的整体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之后的问答环节,大家都腼腆着,于是我就率先问了一个问题,接着每个组员都问了一个,有个问面试官自己的工作感受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好(事实上最后终面我也用了这个问题)。
出来以后感觉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自己表现不算完美吧,但也算是积极争取表现自己了。5-7天出结果,哎,“去你妈的爱咋咋地“。
4. 准备+终面
等到终面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群面完之后,小组成员建了一个微信群,过了一个礼拜实在忍不住去群里问别人的情况,有个人说上周五已经收到。我们是一起群面的,这么早就收到只能说明我被刷掉了?失望之余退了群,删了收藏的yjs论坛网页,连着两天又申请了10+家公司,move on吧。
就在我已经接受现实全心进入下一阶段的时候(此时已经两周后),突然周一上午接到了EM负责招聘的mm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周四去参加终面,当天零点前要完成官网上的申请。当天下午mm又打电话过来说要立马把自制简历发过去,面试官急着看。高兴之余,我估摸着会不会是之前已经面试过一批,现在是在wait list里面再挑挑啥的。不管了,火速填完网申,又折腾半天磨了封cover letter出来。有机会就上,接下来两天就好好准备终面吧。
面试的准备我主要从三个方面:1)对美孚的挖掘。包括行业发展、企业财报、企业新闻,其中着重挖掘自己要问的问题。2)对财务分析的挖掘。包括职业理解、技能点要求和职业规划。3)对自己的挖掘。包括我的优点、和职位的契合度、自我介绍、简历挖掘和八大问准备。其中一二两点周二完成,第三点周三完成。
对于第一点,我主要浏览了EM官网,下了九个pdf(然后居然一个不拉看完了。。。),其中包括2014年年报和财报、常用财务衡量名词、能源发展展望、影响未来发展的因素、2015年三季度总结等。看得时候除了一般的企业概况历史,还特别注意了企业的策略、商业模型、文化、相关的财务指标、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一边看一边分类记录笔记。这时候感觉在UCSD学习的公司和行业分析还是很有用的,能让我在短时间抓住重点不被几百页pdf淹没。看完pdf我又研究了一下油价和新能源的问题,发现EM在油价低谷的时候还能保持较为优秀的财务运营,于是我总结了一下其优势应对危机的策略。看到这里,我对EM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也想了两个和财务和策略相关的问题。
对于第二点,我主要是看zhihu。之前在zhihu上就收集了一些关于财务分析的问题,这次我算是博采众长,了解了不同的财务人士对财务分析的理解和对职业的规划后,我抓住了一个重点——“turn figures into insights”。然后针对这个重点,我能够更好地去分析自己的优势。此外,我还搜索到EM财务分析的一些资料,了解到其diversity、轮岗、long-term commitment的一些特点。
第三点是我花了最多时间准备的一个部分,而且到面试前也没觉得准备得十分充分(大概我真的不擅长与拿自己讲故事吧)。我的准备思路是:先理清楚和岗位match的思路(喜欢oil&gas行业—>喜欢美EM—>能胜任好财务分析);然后找张纸列出自己所有的优点(不论大小),从中选出最和本工作相关的自己的核心优点;接着整合前两点写自我介绍;最后是简历挖掘和八大问例子准备。关于第三点要特别感谢喵喵叔帮我练习和想思路,整整一天半的时间,举例子和组织语言到最后真的想死啊。
我的面试安排在12月3号下午两点。中午照旧是看《广告狂人》和吃喵喵叔做的花菜和青菜(多亏蜀黍呢,否则我中午肯定吃不下饭)。吃完饭估计非上班时间车应该不多,我们只提前一小时一刻钟出发,谁知半路堵了半天,最后好歹是13点40分到了ML大厦。
到了十七楼,进入一间玻璃会议室等待。这时圆桌边已经坐了四个人了,全是女生。她们叽叽喳喳的谈论着已经拿到的offer,一周准备n个面试最想去外资银行云云,真是好一群“winner”。我后到,也插不上什么话,所以干脆吃个润喉片喝点水安心等待。等待期间我了解到终面其实只有二号三号两天(这么说我也不是wait list咯),每小时一个人,同时间有六个面试房间。其中有一间房是外国面试官。我看了看名单,我的面试官是Sabrina和Suki,都是女性,不知道好不好说话呢。
刚刚在车上的紧张感逐渐消失了,一个工作人员走进来把我叫到外面的一个小房间,看来就是这里了。我关好门,刚准备说“Good afternoon…”,两面试官一起对我说“你好”。额,我愣了一下,完全忘掉了之前想好的握手,赶忙接上一句“你好,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两位面试官一个估计三十大几还有一位三十小几吧,看起来都是挺和蔼的女士,其中三十大几的女士(Sabrina)主要负责发问,另外一位(Suki)观察和补充。
首先是自我介绍,面试官先告诉我她们已经看过我的简历,要我说说简历上没有的东西。于是用一两句话说过自己的中英文名和硕士学校专业,我开始按照match的思路说自己为什么适合这个岗位。看来这样的思路还是比较符合她们的口味的。其中,在我提到父母都是石化行业员工时,Sabrina还特意记录了一下,等我介绍完特意问我父母在哪个单位。在我说自己在研究生阶段喜欢上财务时,两位面试官还满意地点点头(好奇怪,正常思维不都应该是“我从小就喜欢财务啥的么”= =)。我的自我介绍还挺长,大概三分钟,各方面都有说到。之前练习了好多遍,到上场发挥是已经几乎没有明显的背诵痕迹,而是有组织地语速平缓地对别人讲述。果然,完美的表现源于重复地练习啊。
接下来是一连串针对简历的提问。问题包括:
你父母是哪个石化单位的?为什么不去中国石化工作呢?你现在住在上海哪里啊?大部分小孩读完高中时都还没有独立,你为什么要去香港读书呀?你为什么要学欧洲研究这个专业啊?你会这么多语言,工作中用不到这些语言怎么办?你刚到香港的时候是怎么适应的?你研究生专业怎么叫太平洋国际事务硕士,是政治类的吗?财务类课程占总课程多少呀?你最喜欢什么课程呀?你说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是企业战略和谈判,那么你有用到课上学到的技能解决什么问题吗?你在咨询项目里面扮演神马角色呀?你们小组合作有没有冲突呀?你参加过体育舞蹈协会,你是做什么的呀?除了学习上的,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呀?请谈谈你最近的acquisition的项目?你负责项目哪一部分呀?项目中最难得部分是什么呀?我们知道valuation的一个难点是求discount rate,你怎么比较两种计算discount rate的方法的呀?财务的工作要求细心和数字敏感度,你有什么和数字打交道的经验吗?你怎么防止copy&paste或输入数据时出现错误呢?要是有的数据不能fit你的模型怎么办?你是怎么理解财务分析的,你觉得这份工作要做什么?
总之是特别详细,整个流程下来都有一定逻辑,基本上是连续发问。我回答的重点是突出自己对EM的了解和热爱,自己善于学习和应用知识,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虽然没有按照八大问问(苍天,是幸好没有按八大问来问好么),但由于准备阶段对于自己的每段经历和project都有从各个方面全面思考过,我回答起来没有特别卡壳,大部分都比较流畅地说了下来。两位面试官虽然表情不丰富,也不有趣,但感觉她们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最后我问问题之前,她们还特意说觉得我挺了解她们企业,问我是不是认识谁在这里工作(哈哈~~当然没有)。
提问部分我问了四个问题:为什么每年给股东分红都在上涨;应对政府扶持新能源的对策;面试官的工作年限和工作感受;入职时间。其中,前两个问题应该加分不少吧,除了提出问题,我也尝试和面试官交流我的看法,看得出来她们回答得很开心。
出来的时候貌似我又犯了错,忘记说谢谢(大概因为面试官突然用中文和我说“再见”,使我又愣了一下)。出十七楼的时候,还被玻璃门挡住,出不去(这是猿粪么)…
下来后也说不上感觉自己表现有多好,而且两位面试官也没问什么职业规划和财务知识的问题,只是按照简历提问,完全摸不清她们会怎么评判候选人。
后记
面试完的几天基本每天起床前迷迷糊糊的那段时间里都会不由自主回忆之前面试的回答,哪里可以用什么phrase、哪里可以回答得更好,周一早上更是两手相握默默祈祷了一下。毕竟收入较高、交通方便、不太用加班、行业又喜欢的工作真的太难找了。没想到起床没两个小时便接到了offer call。感觉找工作真的像找恋人一样呢,过程好事多磨,但结果却一击必中,当中都是缘分二字。
这三个月的招聘季我也是过得挺非主流的。没有每天啃干面包配老干妈赶宣讲会冻成狗,没有周周准备面试准备到吐,没有握满offer地纠结,反倒是悠悠闲闲投投简历,偶尔练练行测,做做笔试(讲真居然一个没过简直不科学),认真练习了家庭主妇的技能(买菜做饭叠衣服打扫房间,外加烤烤蛋糕),暴打N遍Diablo,看丧尸片看到不能自拔…额,除了没有出去玩,简直是在度假啊(主要是懒+没人喊我面试)。投了不下五十家公司,最后去了最喜欢的一家,除了依靠运气,更多的是我在面对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时的认真准备和自信发挥吧。One punch woman没有独家经验,靠的不过就是之前的积累、充分的准备和天时地利人和。感谢我能在不利的情况下仍为自己在小组汇报中争取了一个角色,感谢在整理事例时我没有放弃和松懈,感谢欣赏我的面试官、堵到恰到好处的马路,感谢喵喵叔和爸妈。
这一程又顺利地走下来(如此顺利以至于以后别人问我最大的挫折是神马,我依旧只能举清华面试失败的例子,摊手),我站在一个更好地起点上,愿自己保持积极学习、自信谦虚的态度,收获属于自己的。嗯嗯,没别的,唯有继续加油!
*接来下两个月的重点:Excel,CPA会计/初级会计,职场心态+物质准备。
**估计是我自己的史上最长博客了,12228字,整整写了四天呢,呜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