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1945年: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600”]<img src=“http://7wus8g.blu.livefilestore.com/y1pX9Bf_QUfZSrfZ28VkRakDuammPX8lOdgaxvOTb_9NE21EeZK0WQsnOyX9Pf6hHIyNIYiChLywxOwfWf3jKtP239bHm-RiC_l/%E6%BB%87%E6%B1%A0%E6%98%AF%E6%98%86%E6%98%8E%E6%9C%80%E9%87%8D%E8%A6%81%E7%9A%84%E6%B8%B8%E8%A7%88%E5%9C%B0%EF%BC%8C%E5%AF%B9%E5%BD%93%E5%9C%B0%E5%B1%85%E6%B0%91%E5%92%8C%E7%BE%8E%E5%9B%BD%E5%A3%AB%E5%85%B5%E7%9A%84%E7%94%9F%E6%B4%BB%E3%80%81%E5%B7%A5%E4%BD%9C%E5%92%8C%E5%A8%B1%E4%B9%90%E9%83%BD%E6%9C%89%E9%87%8D%E8%A6%81%E7%9A%84%E5%BD%B1%E5%93%8D%EF%BC%8C%E5%AE%83%E6%98%AF%E6%B8%B8%E6%B3%B3%E3%80%81%E6%BD%9C%E6%B0%B4%E5%92%8C%E5%88%92%E8%88%B9%E7%9A%84%E6%9C%80%E4%BD%B3%E5%9C%BA%E6%89%80%EF%BC%8C%E5%A4%A7%E8%A7%82%E5%9B%AD%E6%98%AF%E5%85%B6%E4%B8%BB%E8%A6%81%E7%9A%84%E6%99%AF%E7%82%B9%EF%BC%8C%E5%9B%AD%E5%86%85%E6%9C%89%E5%A3%AE%E8%A7%82%E7%9A%84%E5%A4%A7%E8%A7%82%E6%A5%BC%EF%BC%8C%E4%B8%80%E5%BA%A7%E4%BF%9D%E5%AD%98%E5%AE%8C%E5%A5%BD%E7%9A%84%E6%9C%A8%E8%B4%A8%E5%AE%9D%E5%A1%94%EF%BC%8C%E7%82%B9%E7%BC%80%E4%BA%86%E6%BB%87%E6%B1%A0%E7%9A%84%E6%B9%96%E5%B2%B8%E3%80%82%EF%BC%88%E8%89%BE%E4%BC%A6.%E6%8B%89%E6%A3%AE%20%E6%91%84%EF%BC%89.jpg?psid=1 “1"" alt="" onerror=“this.style.display=‘none’” loading=“lazy” />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艾伦.拉森 摄)[/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600”]<img src=“http://7wus8g.blu.livefilestore.com/y1pn_fEN1tkhF9ndd7RlBMzOfoy9iDqtEIBWUypEDRqWQEkp7uhpfa-eEQ4f1lG-DKL9Ecu2igDTXsu1z8q9sJ5-Ooe47Jr7lip/%E5%A4%B4%E5%8F%91%E5%BC%8F%E6%A0%B7%E6%97%B6%E5%B0%9A%E7%9A%84%E6%98%86%E6%98%8E%E7%94%B7%E5%AD%90%E5%9C%A8%E5%93%81%E5%B0%9D%E7%BE%8E%E9%A3%9F%EF%BC%88%E5%A8%81%E5%BB%89.%E8%BF%AA%E6%9F%8F%20%E6%91%84%EF%BC%89.jpg?psid=1 “2"" alt="" onerror=“this.style.display=‘none’” loading=“lazy” />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 摄)[/caption]
早上读到王佩的一篇博文,看到一组很棒的照片。
有一些人总喜欢人为的将某个时代划开,或支离破碎,或截然不同。标志性的前后转变,昭示我们与划分者有关的集体记忆。我们经常看到XX年前,人民生活得水人火热,国贫民弱,羸弱不堪;XX年之后,我们国力大涨,实力大增,开始幸福美好的生活。 割裂式的记忆并不真实,如同流水不可阻断,人们的记忆亦无法被生硬的改变。任何时代的变迁,生命的转变,都伴随着可察觉的线索,并以一种缓慢的节奏呈现在我们的记忆中。影像是最好的载体,在一切真实又丰富的色彩面前,那些人为造就的变化变得荒谬且无法打动人心。 4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前,我们 一直深深觉得自己的生活暗无天日,未来的曙光渺不可见。49年之后,我们走上康庄大道,甜蜜的幸福正滋润我们。影像里的特征是如此的明显,49年前,我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无神的双目和佝偻的身姿告诉别人,这是一些苦难深重的人民,他们过着贫穷困苦的生活;而49年之后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无一不表明我们的命运悄然转变,我们的幸福油然而生。这种转变是那么的突兀,它否定了一般,突出了特别,因而离真实的人生也渐行渐远。 幸福在心里,在脸上,藏在每一道褶皱的笑纹里。我一直以为建国前幸福和快乐是一种奢侈品,看到飞虎队队员在1944-1945年中国拍到的照片,我开始怀疑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人们宁静且祥和,天蓝水清。走在路上的人,在田间劳作的人,在店里忙碌的人,他们的表情和姿态明白的告诉我们,他们拥有生活,他们的笑容真实又纯粹。那些本不该出现的尊严、自信、快乐荡漾在他们脸上,这难道是战区的人民应该会有的颜面吗? 艾伦-拉森和威廉-迪伯,是两个美国小伙子,他们大学期间应征入伍,被派往远东,加入了陈纳德率领的第14航空队,也就是原先的飞虎队。他们随盟军转战昆明、重庆、成都、杭州、上海,用手里的相机和家中邮寄来的珍贵柯达彩卷,拍摄下当时的中国。60多年以后,他们的照片在中国结集出版,于是有了这一本《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 这里面的照片,一部分是飞虎队的生活,一部分是他们所驻扎城市的面貌、人的样子。我们能看到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昆明城门内的喧闹集市、可爱的中国女孩等等。看到这些照片,我明白,生活一直在继续,幸福和安详一直存在,只是有时候 它们被我们有意摒弃,视而不见罢了。 更多照片---->人人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