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严密vs余韵悠长?

坦率说,我还蛮喜欢《敦刻尔克》的,一种理科生看到逻辑严密的论文的那钟喜欢,不是文科生看到“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的那种喜欢。两者有高下之分么?我觉得没有。但两者之间有共情的差距。

多年前,看到古龙的小说,或是其他文字里,有这么一句话:“天上白玉京”,后面还有几句,是“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这几句话,在当年的我读来,如醍醐灌顶,飞仙凌云一般,仿佛获得了POV视角,感受到仙子踏碎凌霄,放肆桀骜的那种畅快,洒脱,倜傥,肆意。“天上白玉京”这几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么?好像没有。有什么严密逻辑么?好像也欠奉,但对于儿时的我而言,这几句话,如同中土世界的咒语,能让我瞬间超拔出尘世,感受一瞬间的灵魂出窍。

诺兰的电影,对我来说,就是这种超拔灵性的另一面:严密精确的计算和细致的安排。看《敦刻尔克》,就是看一篇逻辑严密,论证完备,结构繁复精巧的论文,所有你该具有的,该主要讨论的,该强调重点的,都有,都做的很漂亮。甚至其中,还隐藏了诸多小心思大智慧,但始终缺乏一点深入,一点叙事和结构的巧计之外的灵动。

战争片还是动作悬疑片?

当然是动作悬疑片。从头到尾,也没什么残酷的血肉横飞的镜头,也没什么对战争的反思,讲的只是一群人如何撤退,在撤退中遇到了什么惊险刺激的场面,最终胜利撤退的故事。这只能说是具有战争背景的故事片。任何那这个与《细细的红线》,《拯救大兵瑞恩》之类的作品比较的人,都弄错了主题和分类,属于驴唇不对马嘴的讨论。

IMAX和配乐

画幅必须是大的,否则无法完成导演想要带给观众的沉浸感。这种沉浸感,是建立导演想要表达的虚拟真实(而非历史真实或事件真实)的主要手段。从一些POV视角,到身临其境的爆炸,到夸张的声效,尤其是为了保持观众观影注意力,并且希望让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处于导演控制之下的那些枪声,空战的打击,破船的子弹,再到精确调色和构图形成的广大又迷人的沙滩镜头和海上镜头,这些都在努力为观众塑造一个导演想要实现的真实世界,好让观众在观影时无暇顾及其他内容,被紧紧的钉在座椅上跟随导演的安排。

因此,这里的配乐,不仅仅是常规的情感渲染,更起到叙事的作用。比如,反复突然出现的枪声和爆炸声,是提醒观众关注镜头里主要人物的命运;逐渐加重的紧迫感的配乐是为了提示观众重要情节的展开和关键叙事点的到来。由于整体上电影采用了三段不同时长的时间内,非线性的平行蒙太奇,又穿插了许多因果倒置故意混淆的手法,如果没有强势配乐的引领,观众很容易在这种叙事结构中迷失焦点,掉落到诺兰构建的悬疑结构中,无法关注到主要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进展。

诺兰害怕一部分观众看迷糊才特地使用加强加重加满的配乐,一方面确保情绪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一方面确保观众始终在刺激下本能的跟随导演的意图而非自己的想法去欣赏电影。

时间线和结构

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段故事,三个时间长度。我更喜欢这里的用法,而不是《盗梦空间》里非常无聊的简单的纵向深入递增式用法。从纵向的递增,转变为横向的递减,时间长度虽然不同,但诺兰使用平行蒙太奇,在电影的前半段始终确保观众将三段故事和里面的人物联系在一起,产生命运共同体的感受,也切合了敦刻尔克的主题。此外,三个时间段,又分别对应了海陆空三个空间,即使他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契合,互相映照,产生严密的逻辑链。

从中段开始,我才发现,诺兰在此基础上,还玩了因果倒置的交叉剪辑。将不同时间长度内的事件点故意以错位的,前后倒错的方式剪辑在一起,给观众设置了理解的障碍。墨菲的降落让观众误以为是追击的上校或者德军飞行员;扫雷舰和捕鱼船的沉没相互切换;轰炸机多次轰炸与月光石号救人的穿插。这种种设计,给观众织了一张大网,迷迷糊糊的黏在上面,等到开始推高潮时,如同相声里的抖包袱,开始一个个连续的解开扣子,重新连上错开的时间线。

这种方式,可以完美掌控观众的情绪和思维,在反复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累积基础上,突然转向高潮。伸缩极大的情绪起伏,经历了一场场连续的反败为胜,绝地反击的历险,可以人为制造出一种强烈的幸存感和临场感,仿佛自己投射到人物身上,同呼吸共命运。与常规电影手法里,通过层层铺垫,性格魅力感染建立的共情不同,诺兰式共情,戏剧张力更大,刺激程度更大,但留给观众的余韵也最小。

无法说两种方式孰高孰低,只能说,诺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表达方式达到某种程度的极致,是可以直接成为表达内容本身的。这值得许多广告和策划人学习。

细节是魔鬼

仅仅是结构上的花活,还不足以让诺兰享誉大名。看每一段故事时,都能体察到导演的各种细节。比如,月光石刚离开海港时的镜头,部队的人过来,船长却赶紧解开揽绳,有意无意营造一种逃兵的虚假悬念。船长儿子的朋友摔倒后,船长儿子提议回去,船长模棱两可,有点犹豫,又无法真正下决心离开,毕竟已经开到这里了,立刻会接上战斗机坠机的情节。战斗机迫降造成一种可救可不救的两难困境,反而刺激了船长去拼命救人,因为他对儿子朋友摔伤未能阻止的愧疚会立刻在坠机事件下爆发成为决绝救人的动机。这样精巧的设计,即铺垫了故事,又准确的反映了人物的行为动机。

再比如,飞行员在座舱中砸玻璃,立刻平行剪辑一组士兵在捕鱼船里躲子弹和自救的镜头。同样的自救,一个砸玻璃,一群人堵洞眼。一个飞行员勇敢的在天生搏斗,一个飞行员却患有PTSD害怕战斗想逃避。

再比如,空战时,一旦出现成功的击落,必定在情绪最高点时被突然袭击,这种起伏起伏,即是好莱坞电影的经典情绪动机铺陈手法,也是如同心理医师对病患催眠使用的节拍器一般,利用自己强大的剧本编排和导演能力,使观众一步步进入彀中。

我自以为的问题

  1. 汤老师的最后一段飞机戏有待商榷。

后半段,诺兰导演一直使用错位和因果倒置的剪辑手法,直到英国小船赶到港口形成电影的第二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应该是)。再后面,再生出一架敌机启动轰炸小船的事件作为第三个高潮的刺激点。

如果这架敌机是击沉扫雷舰的那一架飞机,那汤老师即是在捕鱼船和扫雷舰相遇时即击落了战机,那后面海滩处大家欢呼汤老师驾驶无动力飞机也能击落敌机时的时间线就应该在月光石号救人同时发生(第一个高潮),这意味着第一,二,三高潮是同一时间发生,但在电影展示上有先后顺序。此时,汤老师击落敌机的情绪在第一高潮时已经释放了,后面再通过一个简单的击落镜头展示显得多余,且情绪上没有递进。如果一,二,三高潮是顺序发生的(月光石先在半路上救人,其他小船同时或更早去海滩救人),那此时汤老师就是驾驶一架没动力的飞机,是如何击落敌机的?

这里的主要问题是:情绪没有进一步释放。月光石救人代表了个人,一群小船救人代表英国,而汤老师救人代表军人。汤老师的战机戏应该是最燃的,起到冲击情绪高点的作用,起码也弄一个汤老师驾驶无动机飞机从云层穿出直接撞击敌机或击落敌机才显得顺畅啊。

  1. 人性小剧场有无必要

捕鱼船在海滩上时有一场人性小剧场,月光石上岸后有一场人性小剧场。前者是某团的排挤杂牌的,英国人排挤法国人,老兵排挤小兵。在这种情况下,求生战胜道德无可厚非,问题是前面都没有涉及人性丑陋面,仅仅是表现士兵求生或贪生的桥段,整体也不是表达战争对人性的扭曲这层意思,加上这样的一场戏有无必要。此外,回到英国后,一个步兵瞧不上衣着挺括的飞行员,而老百姓船长大爷拍肩表示理解,这一场戏又想要表达什么呢?

  1. 细节太多也不一定好

墨菲的PTSD,船长儿子的成熟(最喜欢的一场戏,墨菲问他那孩子会好么,儿子回答:会),捕鱼船的人性斗争,大家瞧不上法国?等等。感觉细节太多,想要涉及的东西太多也不一定很好,起码到后面反而让我感觉悬疑性和刺激感被削弱了,而且主旨表达的大英帝国伟大老百姓以及军民鱼水情的主题被冲淡了。

4、主题还是不够深刻

这是典型的吹毛求疵。不过我以为,诺兰这样级别的导演,才值得我们去对他吹毛求疵。诺兰对解谜,对结构,对时间和空间的分割粘贴排布组合充满了无穷的兴趣,也拥有相应的能力,但他电影的主题,始终无法达到一个更深刻的层次,这大概是他目前为数不多的短板了。

总而言之,敦刻尔克是一次非常好的观影体验,虽然我不喜欢被诺兰这样的控制型导演从头到尾用各种视听语言和精巧剧本操纵我的情感而不留给我哪怕一点时间感受和思考,也不是非常非常喜欢诺兰这种表达形式远远强于表达内容的操作方式(主题依旧常规),但必须得承认,诺兰是一个聪明的,有极强能力的导演,希望下一部电影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