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imax献给安叔的《少年Pi的奇幻之旅》,票价120,打半折60,老爷在香港150,学生证打折135,摸摸可怜的温柔老爷。
其实看过这部电影已经快一周了,最有想法最有动力去弄清楚安叔到底要讲啥的那阵子已经快过去,只能捡些还记得的随便说说吧。
一、imax的感受
刚进电影院那阵,看到4层楼高的荧幕着实惊叹了一把。那种由尺度带来的直观震撼是简单粗暴的,在等待开始的那一段时间,一直在想象imax开幕之后,荧幕的“大”会给视觉带来怎样的冲击。带上3d眼睛,pi的开头是动物园。丰富的层次,饱和度很高的色彩,前景、中景、远景的景深所构筑的强大立体感,觉得超出我所想象的范畴。
唯一感到特别的是,戴上3d后观看荧幕,其视角和视觉尺寸并未如我之前设想的那般恢弘巨大,包罗万象。实际上考虑到光源折射入眼睛的入射角和焦距,我们眼睛所能接受到的视野范围可能是固定的,其张角也是一定的。
人生第一次看3d也是今年,在上海新衡山电影院看的《复仇者联盟》,当时感受可远不如imax,颜色饱和度低,色彩沉闷,3d聚集的虚影很大,时间长了研究还疼,据说这两种3d,实现方法并不相同,不过经此一役,我估计是不太会去看3d了,实在不值当。
二、电影本身
说实话,我之前看预告片是非常期待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非常喜欢电影的原声。看完电影,在视觉奇观上给予我的冲击,并没能达到我之前给自己设想的那种程度。其实,我并没有能力给予自己一种心理暗示,或者凭空创造出某种程度的欣喜或惊叹,但后来我琢磨,对于我来说,可能与故事结合的更紧密的那种视觉奇观才能在当下给我带来颠覆性的视觉冲击。
第二天,在电脑上回看某些片段,我才发觉安叔带领团队所创造的特技效果和视觉盛宴达到怎样一种程度。蓝鲸跃出水面;荧光水母的海面;沉船时刻pi悬浮在海中;闪电;浮尸岛;恒河庆典。每一幕都美轮美奂,令人窒息。营造的那种天地之间无他物,人与自然最神秘的接触,与上帝最直接的对话的那种感觉,非常抓人。
我不觉得单纯的景色是最美的,我倒是觉得,在安叔想象中塑造出来的这些画面里,最美的是那种你被赤裸裸剥离开人类社会、族群组织,回归天地初开人类本源的那种单纯的对自然之伟力的敬畏、对你无法想象、无力抗衡的超越日常感受的发自心底的震颤,是这些使我们在观影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奇观,而直抵本心。
实话实说,我觉得安叔这部作品,有两点感觉不是特别满意。一是留白,前面很长大段时间,讲述第一个美丽的奇幻的故事,又在开头给了很多第二个残酷现实的铺垫,铺垫pi对信仰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对人类凭借什么得以在自然伟力的重压之下存活的探索。这些都很好,可是太满,因为有那么多奇幻元素,有那么多绝美的画面,导致留给我思考的、感受的时间特别少。有人觉得这种电影,节奏太慢,探探险,看看景,也没讲啥,拖沓,我反而觉得前半部分铺垫的太多太满,以至于过渡到海难和漂流时,又被视觉奇观夺取了思考的余力,让前面没有消化的内容不能与后面的漂流探险融合在一起。
二就是结尾了。不太容易接受这种非电影化的诉说模式。总觉得这种诉说的方式不太电影,不太影像,与前面有点背道而驰。可以理解为铺设第二条现实线需要更加隐晦隐秘一点,这样才能在最后给予最大的冲击,可总觉得这种被人拎着耳朵讲的方法,有点着急,有点低估观众的能力了。当然,我也没能想到更好的表现方式。
至于信第一个还是第二个,以及那些解读,我都没有太多涉猎。在我这里,我有两个感受。一个是在电影结尾,成年pi说,it's your story now。这两个故事,你喜欢哪一个?我的感受是,这是在说语言的构建来源于内心深处的信念,因而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不断构建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坚定自己内心中所相信的、所依赖的、所依恋的、所信仰的东西么?人们无论现实情况如何,都习惯给自己找理由,给自己找借口。这理由或者借口,有时候并非恶意,也并非推脱,只是在面对残酷现实世界时慰藉心灵的一点烛火。
残酷的现实世界,依靠的是pi的父亲认为的理性主义,所以才会有斑马、猩猩、老虎的各种隐喻,能够在227的漂流中存活,仅仅靠坚定的信仰是没用的,所以电影里也时时刻刻凸显出pi从小时候在父亲指点下积累的各种知识和理性思维方式。可残酷世界又是如此冷血,人不可能仅仅凭借理性而存活,不然与其他生物也没有本质区别了,我们所拥有的独特的便是情感。pi的母亲说信仰或者宗教来解决内心的困惑,所以在风暴中pi大喊已经如此为何还要对我这样时,他的理性在面对超越理性的自然之力时已经无力,这时那些借口、理由,或者用好听的说法来讲,爱,信仰才能让他继续坚持下来。
第二个感受,也是在结尾。最后的镜头,pi的家人回来,他的儿子也叫拉维,一家人和睦亲近。再联想之前,pi少年时并未过多体现出他对家人的热爱,而更多展现他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对人性、人生意义的探索,我可以想见,经过了227天的漂流,他经历残酷现实世界的洗礼之后,他并未如其他电影里所讲是单纯的爱让他坚持下来。他明白,理性与性灵缺一不可。
而这性灵,并不是简单的对家人的爱,也并非简单的信仰(小时候就对耶稣产生了怀疑)这是一种隐藏在内心中,时常跃出撕咬他理性的一只猛虎。这只猛虎,就像帕克,平时躲藏在帆布下面,不声不响,但突然窜出嘶吼的那一下,却时常能让少女pi或者你我感知一种生命中如履薄冰的危险,一种生命中即将突破意义边界的虚无,一种生命中你逃避不掉但却又害怕沉沦其中的黑暗。
他是你生命中不能承受却不得不承受的原罪。是黑暗而非罪恶,是虚无而非实在。如安叔在访谈里讲,这个很难言语,这像是一只猛虎。这只猛虎被困于体内,它不是简单的可以被信仰所能束缚住的,它是往黑暗面驶去的一条帆船,而信仰、爱或者那些你在这个世界所凭借的内心的寄托是这只帆船的锚。
我很难形容这只猛虎的样子,但我知道,我和安叔都曾感受到这只猛虎的力量。所以,我相信,这不是简单的一个信仰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都相信美好愿意美好的故事。
安叔想说的是,虽然现实世界如此残酷,我们需要理性才能生存,但我们仍然不放弃追求内心的某种信仰和寄托。而这信仰或寄托,虽然存在于我们心中的猛虎时不时会去挑战、质疑它们的坚固程度,它们的价值几何,但我们选择它们去伴随理性共渡人生,是因为我们去相信,我们让自己坚信它们是有价值的,是有力量的。这种质疑不断存在,这只猛虎时常嘶吼,但经历过巨大艰辛、强大挑战的、直面真实世界的人们,会微笑着去包容它、守护它,因为它们是猛虎细嗅的蔷薇。
这是无枝可靠后,我们与世界和解的一种方式。因为无枝可靠,所以理性最重要,所以残酷现实让那些信仰与寄托其实很飘渺;又因为现实如此残酷无情,而我们需要情感来慰藉自己,需要一种与这个残酷世界共存的方式来告解,所以我们守护我们所相信的东西,比如爱情,比如亲情,比如信仰。它们之所以重要,之所以有力量,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力量。
最终,我们依旧依赖那些我们所依恋的。
----------------------------------------------
电影最后一段,成年pi迎接家人的那种温柔与亲切,是安叔自己的模样,其实,他(安叔)比我们看到的温柔的他,更残酷,更无情,或者更痛苦,他的温情只是表面,而他的那种质疑、与虚无和心中猛虎抗争时的隐藏在他克制表面下的滔滔巨浪,才是他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