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姆的毒舌与睿智

我读过的书大约分两类:一类书,以为自己读过,却全然未记住书中任何结论或句子;另一类书,每次重新拾起,总不能免俗地感叹,遇见你是我生命中的幸事。毫无疑问,毛姆的《总结》属第二类。

 1938年,毛姆64岁,他想要为自己的写作生涯做一个总结。这样一个刻薄睿智的老家伙,华丽炫目地度过了自己的前半生,嬉笑怒骂、臧否人物,如此肆意张扬的人生境况下,老毛姆如何总结自己的人生、写作,想来定是极为有趣的。

 《总结》这本书,如毛姆自己所言,“既非自传,亦非回忆录”,乃是“尝试着整理自己关于生命历程中特别感兴趣的事物的想法”。写作,于毛姆而言,是将潜意识中的种种思索和情绪,倾泄而下,是释放自己灵魂的一种方式。文字从被写作出来的那一刻起,便与自我告别,独自面对整个世界。

 毛姆小时候是孤儿,颠转流离,早早体悟到人生的无常与冷暖。埋藏在胸中的敏感灵魂,自幼便习惯于躲藏在人群背后、喧闹角落,冷眼观察这繁复世界里处处时时上演的戏剧。他的口吃和他的身世,使他敏于心讷于言,而世间最多变的人性,便成为他最爱的观察对象。

 年轻时的毛姆,充满好奇心,酷爱阅读和思考。他在旅行中不断与人接触、交谈、感受、分别,体会不同地域的特质与不同民族的独特个性。作为学生在医学院实习时,接触到世俗世界中的无奈和坚硬,这种种的一切,为他从事写作这项职业做了坚实的铺垫。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切精彩丰富的人生经历,让毛姆对人性这个永恒有趣的课题有了最为洞彻的理解。

 77篇的内容,没有标题,随兴而书,兴之所至,便大作议论,每论偏又精辟睿智,常多格言警句,以老毛姆特有的毒舌与幽默,讲述自己对自己的人生、写作的技巧、戏剧的奥妙、旅行的意义、宗教与哲学的见解。老毛姆在全书的开头,就给各位看官打了一剂预防针,并在之后的许多篇目中,不断提醒读者:“我尽力整理自己关于各种主题的想法,并不要求谁来赞同我的意见……我写的都是自己的私人看法。它们可能是肤浅的。有些还可能自相矛盾。”如此傲娇、可爱又充满智慧的老头,如果活到现在,肯定是著名的博主或者微博达人,那些思辨犀利的句子,肯定会被疯狂传播的。

 作家作品与其说《总结》中那些格言警句信手拈来、妙若天成,还不如说是老毛姆这许多年来不断阅读、旅行、体验,且经反复思考验证后得来的人生经验的分享。老毛姆以他特有的傲慢——“我没有教导别人的天性,在知道某件事时,内心也没有感觉到要将其传授给别人的欲望,人们是否赞同我,我并不特别在意”——品评着诸多的文学家与作品。在老毛姆的眼中,沃尔特·佩特的作品“带有一种疲惫、苍白的人性”;斯威夫特的散文“绝对清晰、简洁明了、自然流畅、毫不做作,但却完美得容易乏味”;德莱顿的散文“十分美味,有种春日的愉悦、谈话的安逸、以及无忧无虑的自然流露”。毛姆对于文体的洞见也是值得称道的,在老毛姆看来,“诗歌是巴洛克式的,巴洛克式是悲剧的、巨大的、神秘的也是强大的,它要求深度与洞察力”,而“散文洛可可式的艺术,它需要品位甚于力量,得体甚于灵感,气势甚于庄严”。

 人性人性是如此的复杂难解,天使与魔鬼可能共同占据同一个灵魂,两者互相矛盾又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同钻石的许多切割面闪耀着醉人的光芒。在毛姆这样一个人性观察员的眼中,我们都是伟大与渺小、美德与恶行、高贵与卑微的结合体,我们会尽力原谅自己,却无法原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罪过,“当我们评判别人时,评判他们的并非是我们真实的自我,而是撇除了一切违背自我的虚荣心、或者在世人眼中会辱没自己的东西之后,形成的自我形象。”毕竟,生活并非影视剧中那般完美,世人也不可能简单的黑白善恶来分辨,伟大的贝多芬也会“脾气暴躁”,写出《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瓦格纳获得了“天赐的狂喜”,但他的另一面也是“自私与不诚实”。

 戏剧当今的戏剧是如此的拖沓、庸俗、沉闷与无趣,简直彻底背离了王小波所强调的“有趣”。“有趣”是个极高的标准,看似平常,却很容易与好笑混淆。好笑只是低层次上的机体满足,如同隔靴搔痒,过后既忘;而“有趣”则不同,它不止是改变观者的情绪,更能触及你的灵魂。在某些独特迷人的时刻,它从天而降,从心底里生发,打通观者所有自甘沉寂的性灵,体验超然物外的自由。想要达到有趣这样的标准,对剧本的要求甚高,老毛姆给出的意见是:“写作戏剧的秘诀可以用两句警句概括:紧扣要点,能删则删。”他强调“兴趣导向”的原则,“作家以此引发人们将自身与特条件下特定人群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且使你关注着直到问题解决”。

 观众几十年的剧作生涯,让毛姆对他的衣食父母有了深深的了解,也让这个促狭的老头忍不住数落他们这群观众的一成不变与不求上进。他嬉笑道,“现在的观众都是好奇的动物,精明多过智慧。。。如果将智能从AZ划分等级,以相邻的字母递减,我要说这些观众的智能会在字母O附近”,“他们喜欢新奇,不过要以戏剧的形式呈现出来,观念还必须是他们已有的,只是因为他们缺少勇气而没有表达出来”。

旅行于毛姆来说,旅行并不是简单的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城市里,“人们就像很多一起被扔进一个口袋的石头,他们的棱角都被磨掉了,最后光滑得像一颗弹珠”,如此乏味的人性,让这样一个热爱观察人性的思考者憋闷、烦躁,他急需一场旅行来释放找不到新鲜素材的压力。因为“关系亲密,是因为界限预先已经设定好了”,所以毛姆“只以适合自己的密切程度与他们相识”,并最终完成了旅行的意义——“恢复自己的棱角,又变成了自己”。与那些通过拍照和留言向外传播便签式肤浅认识的当代伪文青不同,老毛姆向内心审视,追溯本性的源头,回归自我的蒙初。

 哲学求知欲旺盛的毛姆,不仅仅从现实世界的故事里汲取自己的创作养分,他在人类精神世界的殿堂——哲学——里也孜孜以求地游曳。从叔本华开始,途径康德、休谟、黑格尔,至柏罗丁,到斯宾诺莎,毛姆在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寻求一套属于自己的哲学模式,想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24岁时的他,终于找到了两条规则:“事物的相对性和人类的圆周性”,看起来如此拗口神秘,其实意思却简单明了,“人的目标只是自我的快乐,如果他为他人牺牲自我,那让他相信自己追求的并非个人满足的不过是种幻象……是非只是个字眼,行为准则也不过是人们为服务于本身自私的目的而设定的。”

 写完《总结》的毛姆,按照毛尖的话讲,离被上帝总结还有三十多年时光。大概是上帝他老人家也实在舍不得这个促狭风趣的老头过早离开我们,于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得以继续聆听老毛姆傲娇又毒舌的评论,继续分享他精彩的人生经验。可惜我们无论如何崇敬追捧,如何贬损笑骂,到头来,老毛姆也不会瞥上一眼,就如他所说的,他早已厌倦了思想,厌倦了生活,厌倦了观众,只对他所追寻的“正确的行为”感兴趣,那就是——符合其天性和职分的生活之美。可他的不以为意并不妨碍我们阅读他的嬉笑怒骂,因为老毛姆毕生追求的一本可以回答所有困惑的书,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总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