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翻书基本上都是散文、杂文和电影方面的。一直想踏踏实实看的社科、法律及专业一些的书,但还是性子急躁,做事不踏实,基本都很难坚持下去。最近有个机会,又蠢蠢欲动想要整一台kindle touch。这半年来基本省吃俭用为一桩事儿,也基本上快要启动了,算来算去,支出一台kindle touch的费用还是足够的,朕心甚慰啊。
最近翻了几本书,看书快,欠思考的毛病还是很大,继续努力吧。
《胡金铨武侠电影作法》,这本书国内没出版,从网上找来的。缺了第一章,不过问题不大。每章都和胡金铨制作的电影有关。访谈类的书一般说来都挺好看的,满足了我的窥私欲。之前因为看到《侠女》,惊为天人,还啰啰嗦嗦写了点东西,都是自己不成气的感受,没料想在书里胡老爷子的回答中得到了一点点验证,这个感受是特别愉快的。我还是那个观点,目前看到的武侠电影里,无出其右者,这判断是因为胡老爷子在东方古典美学的挖掘和表现上,真是深得禅味啊。另外的感受是,多读点书,多认真思考,做事踏实计较一点是挺好的态度,你看,虽然是拍电影,虽然是时间紧进度快,但细活儿,历史细节的考量上,胡金铨老爷子一点都不马虎。等有空看了张彻和李翰祥,再议。
《这些人,那些事》,第一次知道吴桑是《一一》里的NJ。《一一》是几年前看的,记得是在教研室里,一时兴起,想要看看这部电影。时间很长,3个多小时,下午,天气稍有点凉,但房间里开了空调,很暖和。不觉里这么长的时间就溜走了,电影落幕的时候,怔怔的呆坐了10分钟。我依稀记得那是一种空荡后的满足,有稍许悲悯,或是更多的唏嘘和嗟叹。从那时候,我知道一个叫杨德昌的导演,我知道一个叫吴念真的演员。再后来,我又后知后觉的接触到侯孝贤和他的电影。读《侯孝贤电影讲座》,读朱天文的《红气球的旅行》,了解到台湾那个时代电影人的悲欢欣悦,了解到吴桑的其人其事。记得《悲情城市》里有个作家,是吴桑演的,满口闽南语,叮咚作响,乡情乡音。有一点愤世嫉俗,有一点玩世不恭,夹着香烟的姿势也透着落寞,浸着沧桑。
我喜欢这个至情至性的人,会对参与表演的工作人员鞠躬致谢,会认真的因为自己的口气不易修改而向编辑道歉,会在多年之后再次去看弟弟的墓时,背过身去,留下不愿被靠近的孤寂。我想,吴桑在我眼里,是一个在俗世里背负着这些人,那些事踽踽前行的儿子和父亲,是一个认认真真、勤力平和的普通男人吧。
《电影的故事》,赶时间在图书馆里抽的,但运气很好,好读又不艰深。梳理了发明电影100多年来的脉络,介绍了各国电影及电影人的发展。铜版纸读起来特别舒服,这大概是kindle代替不了的,但也没必要作比,因为各有各的优点。每天读十来页,慢慢读慢慢看,很舒心。
《胡适杂忆》,我一直特别想了解胡适先生。以前看各种各样的文章里,也会提到胡适先生,但都是只言片语,不全面。有人喜欢他,有人讨厌他,再加之胡适先生是开一代先河之人物,其辉煌时期又在我最感兴趣的五四时期,所以这么样一个谜一样的人物,真是很吊人胃口。虽然读了这本书,也只能了解胡适先生的某一面或某个阶段,但不得不说,胡适先生是我极佩服的人物,除了学问外,更是他的德行高洁。《菜根谭》里讲,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我赞同前一句,不赞同后一句。胡适先生做到了前一点,更做到虽有玉韫珠藏的才华,却不自夸,不骄燥,真是了不起。
常想,如果我辈能遇见胡适先生这样的一位先生做师长,做朋友,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当然,这里插播一句,某丫头也是叔的老师,其德行才华自律纯真,也是殊为让人感佩的。
=================================================
也看了几部电影。喜欢三部。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控方证人
说过了,不剧透,不看后悔。
《Le trou》/ 洞
犯罪大师。纪录片式的手法,真实,详尽,细节完美还原,音响处理很富张力。各种奇思妙想,利用手边的工具的诡思。有几场戏那真是了不起,叠罗汉一场,片尾一场,了不得,看得吊人。
《飞出个未来》
已经追到第二季,果然是后知后觉叔啊。超级好看,高端黑,高端讽刺,高端幽默,高端搞笑,绝非屎尿屁,也没什么脏口。编剧牛逼,真佩服。
另外看了《失恋33天》和《猩球崛起》。前面chick film,影像上电视剧、MTV化,故事流水账,纯粹满足女权主义思潮,没趣。后者其实俗套,动作捕捉这个技术很牛逼,但故事真心还是太低端俗套了,典型好莱坞,但各个部分都做到位了,也仅限于此了。
没下载地址?求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