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的小说不多,知名的是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棋王是最有名的一部。读来《棋王》最简,简笔简单故事,用词造句也少刻意。很奇怪读阿城的文字,很容易被感动。故事没有什么波澜,最终也未有曲折离奇的感情纠葛,说的极端点,近似白描。但每每读到有些段落,总容易鼻头一酸,泪涌上来。
王一生是个棋呆子,对吃极执着,而这执着不在于享受,按他的话说,在于饱。对他来说,吃饱是要义,比一切其他的要求更直接也更有道理。这点上他是不在意的,但“我”觉得人总要有点不一样的东西。他和“我”对话时说,小说、电影、音乐那都是多余的东西,“我”隐隐不赞同,但讲不出为什么,只知道之余生活饱足之外的一定有一些是“我”和“我们”该追求的。
我喜欢棋王里阿城的描述,尤其是最后的车轮大战时,对王一生的描述。那里面有一种道不明近乎无形的道。“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嘿嘿的似俯视着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象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散开来,灼得人脸热”。
还有一段描写王一生下棋时喝水的段落:“。。。。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声,声音大的可怕,眼里有了泪花。”
阿城描写人物时有画面感,他用的词和句很明显带着传奇小说和话本小说的味道。刚读来我一直找不出为什么,只觉得他看人很精准,眼睛毒又少机巧,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处庙堂之远的惬意和熨帖。记得之前读《金瓶梅》,短短两回,世俗风情跃然纸上,而阿城的小说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灼得脸热”、“眼神凄凄的”,如此的描述还有很多处,我私下觉得阿城在《棋王》里用词已经较之前有所收敛。他早期的短篇小说,那种话本小说的语体和遣词造语极为明显,参照他在《八十年代随想录》里接受查建英的访问,也可知道,他的语言体系的故土是那些老书旧体书。
极喜欢那种味道。很贴近平头老百姓,很乡土却又高拔出来,形成一种夹杂着侠气、草莽气与生活气息的独特韵味。《棋王》里,阿城已经甚少过多描摹,比之前期短篇,更清减。他没有说教,少意识流,最多也就是对环境和人物寥寥数笔的点缀,余下的都交给故事和人,而相比较寡淡消瘦没有波澜的故事,阿城最擅长的我觉得是对人物的刻画。
他的三王里,共通的,在我看来,是一种侠和古。侠是说,主人翁骨子里有中国古代的侠士情结,并非是有意形成,而是贯穿在他们朴素世界观中、执行在他们简单行为里的一种侠气。王一山不愿意参赛、肖疙瘩守护着大树、“我”对孩子们的守护,这些都是侠义精神的观照。尤其重要的是,这种“侠”,不是士大夫、武士的侠,而是柴米油盐生活里摸爬滚打的最普通的人的侠。
古则是一种朴素的老庄精神的渗透。我猜想,阿城其人,定是平和的、冲淡的,温良的、冷静的。我喜欢这样的人,才会喜欢这样的人写出的文字。阿城是生命里的一个观察者,稍稍远离,不似沈从文般遥远。他是入世的,是热爱俗世生活的,但这种热爱并不影响他冷静的观察和体验周遭的一切生命经验。阿城在《棋王》里,有一句话,我以为点到了他文字的题眼:“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的往上走。”
他的古,他所尊崇且眷恋的这种自然主义和老庄超拔的人生价值,都化作他笔下的人物。其实,说实在话,阿城所写的那些人,不够丰富,不过灵动,但他汲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灵性,却是很少有人可以做到的。王一生执迷棋道,但又对吃怀有极简单直白的观念,他就是阿城骨子里在世俗中超脱却又不离不弃的观念的外化。肖疙瘩、《孩子王》里的王七桶,都是这种很执着又单纯、朴素却笃定、不求不争但不怨不伤的代表人物。
早期的《树桩》也很喜欢,类似传奇故事,没什么难度,但很难找到那个韵味。《周转》略简单苍白,《卧铺》明显是人物素描,大概是他初期的习作。《傻子》的故事差了点火候,最后显得慌乱了点。
阿城的文字初看很简单,没什么技巧和花俏的各种流派,就是简简单单的平实的写人物。看他的文字,像瞧一个古典美女,举手投足、坐卧行立之间,那种微微熏染出来的韵味,无一处不妥帖,无一处不得体,越看越耐看,仿佛眉宇间、脸庞里都辉耀一种叫人喜欢的光芒。
沈从文写人离的远,阿城写人离的近,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种无为而为的洒脱和善意。不评判,不指责,永远对这个世界抱有淡淡的温暖和默默的爱意。阿城的古掺杂着他的善,大概是他的文字如此动人的原因吧。
看来 kevin 兄很是喜欢读乡土这类的作品的
@蚂蚱 其实还好吧,只是最近读到的都是这些,其实我口味还蛮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