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


昨天晚上偶然翻起《大学》,读到几句话,感觉甚好。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成汤用刻在洗澡器皿上的箴言勉励自己,原来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出来是指精神上的弃旧图新。我喜欢这句子里传达的一种日新向好的感觉。其动力来源或许带有封建忠君爱国的思想,但行为上却值得鼓励。每日不断进步,使自己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庄子·知北游》里有云“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则有云“澡身而浴德”,都是勉励一种日日超越与突破的向好的境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君子慎独,极有道理。诚其意作为核心的东西,是叫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人前真诚人后低劣。人前事好做,人后事难持。真诚应该是基本修持的态度,而不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掩饰的手段。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

内心真诚的去追求某些东西,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选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它后面还论到一些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申出来的道理,我有不同观点。大学讲到,品德高尚的人,都是先要求自己做到,再要求别人做到,所谓推己及人,大概是这个意思。可在我看来,即使一件事儿,一个道理,你自己觉得是好的,亦不该去要求别人,无论你自己是否做到。道德是用来要求自己而不是规范他人的,因此你绝的不好的东西,不该施于人,就算你觉得好的,也不该施于人。从来强迫是出不来好结果,无论是好心还是坏意,都是如此。最好的途径,是用行动去潜移默化那些潜在可能会被同化的人,而不是努力改变那些潜在不会被同化的人。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罗里吧嗦的重复了那么多遍,其实就是想讲最后的一句:絜矩之道。何谓絜矩之道?简单讲就是你所厌恶的事情不要再继续传播下去,坏的行为如果无意识被传播,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大体上《大学》是逃不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等级观念以及“三纲八目”这套整体逻辑的。它有些东西有借鉴的价值,但总体上行为的出发点都建立在拥护王道的基础上。骨子里还是把人与人区别对待的封建等级观念,所以论价值,我觉得不过尔尔,随手翻一翻即可。

1 thought on “读《大学》

  1. 昵称 says:

    你的文字我经常看,有一句话:青蛙王子是配公主的,

    回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