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击看大图]
重读汪曾祺先生的《大淖记事》,就能嗅到浓浓的乡土味道。之前小时候学过的课本里有其中一篇《受戒》,那小和尚和小姑娘之前的纯纯的情愫,扑鼻而来的乡土气息,都叫人十分欢喜。
《大淖记事》第一篇讲的是小锡匠和巧云的故事,细腻的描写仿佛让人置身画境,真切的感受身边发生的故事。发现一个细节,里面有一句“他们大多不是本地人,是从下河一带,兴化、泰州、东台等处来的客户”,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故事发生的地点大淖竟然靠近我的家乡东台。
《受戒》是我最喜欢的故事,除却依旧浓郁的乡土气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简单、质朴的感情,总能打动你柔软的心灵。明子、小英子、仁山师傅等等,里面的人物个个鲜活,且不落窠臼。不似那些卫道士,和尚们既吃肉,又打牌,突破束缚的人物性格加上鲜活的个性特征,会让我们眼前一亮,会心一笑。
摘几个喜欢的段子:
下面就是师兄弟三个,仁字排行:仁山,仁海,仁渡。痷里痷外,有的称他们为大师父、二师父;有的称之为山师傅,海师父。只有仁渡,没有叫他‘渡师父’的,因为听起来不像话。
仁山所说当一个好和尚的三个条件,他自己其实一条也不具备。他的相貌只要用两个字就说清楚了:黄,胖。声音也不像钟磬,倒像母猪。聪明么?难说,打牌老输。他在痷里从不穿袈裟,连海青直裰也免了。经常是披着件短僧衣,袒露着一个黄色的肚子。下面是光脚趿拉着。他一天就是这样不衫不履地这里走走,那里走走,发出母猪一样的声音:‘呣----呣’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她问,烧戒疤的时候有人哭吗?喊吗?明子说没有人哭,只是不住的念佛。有个山东和尚骂人:‘俺日你奶奶,俺不烧了!’
这是年轻漂亮的和尚出风头的机会。一场大焰口过后,也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
他们经常打牌。这是个打牌的好地方。把大殿上吃饭的方桌往门口一搭,斜放着,就是牌桌。桌子一放好,仁山就从他的方丈里把筹码拿出来,哗啦一声倒在桌上。斗纸牌的时候多,搓麻将的时候少。牌客除了师兄弟三人,常来的一个是收鸭毛的,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都是正经人。
有时没有外客,就把老师叔也拉出来,打牌的结局,大都是当家和尚气得鼓鼓的:‘x妈妈的!又输了!下回不来了!’
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开水、水桶、尖刀。捆猪的时候,猪也是没命地叫。跟在家人不同的,是多一道仪式,要给即将升天的猪念一道‘往生咒’,并且总是老师叔念,神情很庄重:
‘-------------一切胎生、卵生、息生,来从虚空来,还归虚空去,往生再世,皆当欢喜。南无阿弥陀佛!’
三师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鲜红的猪血就带着很多沫子喷出来。
每次看这篇就想吃荸荠,大概因为荸荠庵
@turando 这两个字我折腾了半天才打出来,不过荸荠确实好吃
我最喜欢的一个意象是小英子的小脚丫。
@大豆 读到这里时,弄得我心里都痒痒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