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讲香港人讲的很好。他说香港人的精神就是机会主义。主义两个字对经历过十年动荡,颠覆打破年代的老一辈人,或者对于正在经历网络浪潮、文化审查的新一代人,都是一个不愿触及的词语。这个词语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可以将一切事情的探究简化为简单的判断,可以把一切针对事件本身的讨论演变为两种阵营、非此即彼的划分。
林奕华又讲,香港人的精神并非机会主义,而是单单是机会。我以为这话很中肯。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现在的规模与姿态,骨子里不变的是对于自己地域性的紧迫感与危机感。香港,自始至终都是困隅一角,艰苦打拼而拥有现在的气象的。官方讲香港的基本精神是永不言败。香港人离不开公民意识和职业精神。现在的香港白领,依然动力十足,以极快的生活节奏去打拼属于一份自己的事业。但这一切的起源,都与资源的匮乏及地域性造成的民众心理紧密相关。
一些香港人骨子里,如此奋斗与拼命,是为了享受人生。储备更多的金钱,更多的地产,更多的资源,最终是为了能在退休的时候可以过上体面而有悠闲的生活。这,是逃避自由的一条捷径。自由让人不停思考,而工作却是为了自我实现。追求自我成为香港人的一个醒目的标签,在法治健全,政治开明的香港社会,追求自我已经渐渐异化成为某些人自私的保护壳。
香港梦同美国梦,已经成为我们年轻一代为之追逐的目标。两者之间的区别,在我看来,是香港梦更多的原动力,是紧迫感和危机感的叠加,是年幼时代种种现实事件、社会意识的影响,而美国梦,更多在于追逐儿时梦想,跟随心灵指引的套路。
林奕华讲香港人都想做韦小宝。这个比喻真是有趣,我从未以这个角度考量过香港人。一般来说,一个地域的地貌特征,往往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生活与其上的民众的性格。香港的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地皮的珍贵和空间的狭小如同笼罩在港人头上的一片阴翳。日本东京的居民几千万,日本地铁在早晨上班时,拥挤不堪,每个人行色匆匆。这样的地域和交通给人们的性格造成极大的影响,变得易怒,冷漠,现实,而香港,在某种程度上很相似。
空间的狭小,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直接及不稳定。人际关系如同一张蜘蛛网,在如此环境中,不能伸展,无具弹性。速食化与快节奏,使得人际关系的建立变得简单、直接而又冰冷。这个时候,阿Q精神作为精神层面上的补充与释放,会缓解心里的压力。
阿Q精神之于香港人,更多抚慰心灵的作用,也映射出港人的香港梦。草根的胜利或者庶民的胜利,从另一个角度,代表着港人奋斗、拼搏的精神,也是港人抚慰灵魂,激励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手段。紧张的生活、工作下,紧张的人际交往事务中,香港人更多通过电影或者电视剧中小人物的奋斗,来满足自我内心的空虚及无力,来鼓舞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这种小人物的斗争,往往以戏谑的形式,喜剧的外壳表现出来,缓解紧张压抑情绪的同时,满足人们通过反英雄来当上英雄的曲线救国的深层意愿。
阿Q精神的发生,或许也可以解释为现实生活无力感的补偿。如此高速、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常态,造就了港人从现实出发,从实际考虑的性格特征。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曾经的殖民历史,造成了很多港人身份认同的障碍,也影响了一部分港人的心态。有些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眼光放在一个更大的时空和平台,而是锁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可控制的位置上。这样,他就可以自我调节,完全掌控,使现实更像是他的一个小玩具(林奕华语)。这样的心态,让年轻人变得暮气沉沉,让社会变得敏感,让多渠道、多视角的解读受到主流媒体、官方评论的影响。
但,香港毕竟是香港,至少我可以憧憬,期盼,希望大陆可以取其所长,香港可以摒其所短,让我们和港人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和深入。
Ps:听说世界上不管什么禁书,都可以在香港买到,实在是很憧憬,去香港逛书店肯定是一种非凡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