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看《风声》,引发了对于谍报和密码工作的兴趣,转而阅读原著小说《风声》,顺带也把作者麦家先前的一部小说《解密》读完了。
《暗算》是前一阵挺火的一部电视剧,讲的是我国密码破译机关里那些天才绝艳又各有特色的人物,如瞎子阿炳、数学家黄依依等等。这部电视剧就是根据麦家的同名小说《暗算》改编的。
上周看完风声,发了几句牢骚话,又在豆瓣网上看到很多豆友对《风声》小说十分推崇,于是找来小说仔细阅读。小说分上下部,我看完上部东风时,诧以为这样的小说也能算的上优秀?实在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才明白,越来我看的是不完全版本,风声小说还有下部分,叫西风。看完西风之后,虽然没有很多网友赞叹的那样过分,但确实得说《风声》小说更精彩,逻辑也更严密,推理比较清晰,没有电影里太多矫情和明显可见的漏洞。
风评《风声》多少年难得一见,我不甚赞同。通读下来,故事写的很好,丝丝入扣,但笔力稍显不足,可能也是为了配合这类小说平实叙述的特点。与其说是多少年难得一见,不如说是其他写这类小说的人自己不用心,导致众人口味已落俗套,欣赏能力下降的缘故。快餐文化的盛行,在每个行业都可明显觉察,小说也因此江河日下,不如网络写手吸金快,不如他们受众多。因此,很多人写出了可能连自己的内心都过不去的那些小说。
这些年,好的差的书看了一些,发觉了一些有趣的现象。网络写手里,玄幻、仙侠等等大行其道,但真正的好东西、真正有底蕴的写手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一如既往的更吸引我,在大众中的影响力也明显高于那些粗制滥造、滥竽充数的文章。我时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感慨很多人没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很多人没有自己对待所做事情一种尊重和坚持。日本停车场门口的看守,身着制服一丝不苟,上班时间,不抽烟、不喝酒、不闲聊、不做其他任何事情,有车进来,上前问候,领路,安排车位,不会提前下班,也不会对人吆五喝六;中国电影厂门口看大门的,嘴里叼着烟卷,不管是谁,张口就来国骂,对人爱答不理。其实这都是缺乏自尊自爱,做人不认真的表现。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是要自己尊重自己。怎么尊重自己,做事踏实肯干、做人谦和有礼,都是些陈辞滥调,不说也罢。
欣赏的几个写手:管平潮写的文章,故事可能不是非常跌宕起伏,但文字之优美,情绪之静雅,常让人怀疑是否真的出自一个工科博士之手(显然是真的,本人也即将成为这样滴人);烽火戏诸侯写的文章,装B是一定的,狠狠装逼也是一定的,关键在于装的巧妙,加之烽火自己看的书真不少,故事里能有一定的积淀,也属难得;猫腻,文字不见得美,但有力,有金石铿锵之音,写的人物骨子里的执拗和坚持在这样一个浮华幻变的社会里,是一种体制下的反思;梦入神机的龙蛇演义,看到了用心的资料收集和细致的体系勾画,因此得到读者的喜欢与尊重。
回到麦家和他的书上面。《风声》给我两个惊喜:一个是,终于可以不用怀疑原著者的智商问题,该说圆的地方都说圆上了,也没有其他一些书或电影里用所谓的、糊弄人的、贬低读者智商的巧合来编织整个故事。我经常看到一些故事或电影里,喜欢使用巧合,这不是一个庸才能用好的技巧,偏偏太多的庸才使用着,还暗自认为别人跟他一样愚蠢。使用巧合来解释故事发展的转折、情节情景的转换是一件轻松又不用费脑子的事情,但其中很多的逻辑漏洞便被一带而过,略过不提。人生太多巧合、但一饮一啄,岂非定数。看似巧合的背后,隐藏着很多必然性和因果联系。
第二个惊喜便是叙事技巧的提升。很多故事的讲述着,没有注意到故事本身吸引人是一方面,叙述的角度不同也会引发很多不同的效果。黑泽明不朽的电影《罗生门》便是其中最灿烂的例子。《风声》上部东风和下部西风,分别从李宁玉和顾晓梦两个人的角度讲述的裘庄的抓老鬼的事件。每个故事的亲历者,在回溯经历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主观的意识。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个人记忆里深藏的东西,可能都会下意识的或者有意的被我们处理、修改过,保留我们愿意讲述的故事,删除或者模糊我们不愿提及的记忆,并在不断重复过程中相信自己的记忆与判断。采用罗生门式叙述结构,可以使故事在前后两种讲述中,让读者体验过山车般惊悚诡异、跌宕起伏的波折,不断冲击刚刚在脑中形成的某些概念或印象,造成无人可信,无事可信的感觉,也能够丰满故事的整体脉络,重塑故事人物的血肉与灵魂,这大概是悬疑、惊悚类小说给读者带来的最大享受。
《解密》,讲述的是一个天才容金珍奇幻的一生,他的出生、他的成长、他的睿智如星辰般的才华、他的悲惨结局。大抵人们对于无法企及的存在,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尊重、羡慕与亲近的感觉。这如同我之于那些天才的物理学、数学家,如费米、玻尔、费曼等;或者如同林语堂之于苏东坡,写下了林语堂自认为最好额作品《苏东坡传》。《解密》书里的容金珍,就是这样一个天才,惊世骇俗的天才。天才的悲剧性在于,人的才智在某一方面被无限扩大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另一些方面的才能低下。麦家在书里构筑的是一个在数学和密码学上有着非凡造诣和超乎常人敏感度的天才容金珍,一个博尔赫斯式的人物。大抵人物的悲剧性,是亘古不变的引人之所在,而天才,恰恰是必须要经受悲剧洗礼,才能爆发出璀璨光辉的一类人。小说的故事说的四平八稳,没有太多引起我激动地地方,但因为密码题材本身就对我有吸引力,加上叙述水准在平均之上,因此也没有失望。比之那些所谓的小说,要好的多了。
这类小说,看起来都很快,因为不用细心体悟字里行间弥漫的情绪,所以比看《张爱玲全集》之类的小说时,要轻松很多,很多作家是讲故事的,很多作家是讲情绪的,还有些作家是讲形式感或哲理的。还是讲故事的书,什么时候看,都会很轻松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