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实在是抱歉,最近感觉挺乱的,不知道在忙什么,不知道在想什么,每天机械的生活,在忙碌之后,才发现凌乱的生活像洒落在地上的玻璃片,原本是个美丽的花瓶,看着漂亮,却易碎、短暂。星星点点反射着的思想,没法汇总,没法能理出头绪。
最近在看鲁迅的书,从图书馆借来的。想不起为什么要看他的书了,可能是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提及到进而感兴趣的吧。
个人观点,我是很喜欢鲁迅行文的。苍劲有力,没有冗余的词句,只是一些短句,甚至词汇,但却深蕴巨大的力量。掷地有声,眼光犀利,仿佛高悬在我们上空中的一盏明灯,照亮黑泱泱的前路。一些我们这样年纪的孩子,处于三观形成,思想成熟的阶段,看到这样直指黑暗,痛斥现实污浊的文章,应该是值得庆幸的。
喜欢看他的杂文集,因为会通过这些文章,能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中国,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那样的时代背景,会体现怎样的人性。
前几天,在系的群里聊天,好几个人聊到TVB的台庆,聊到黄金年代的港台电视剧,大家都很感慨,唏嘘不已,认为80、90年代是港台剧的辉煌岁月。我一直认为,香港和台湾的电视剧的差异和日韩影视作品的差异是类似的。日本的作品,胜在氛围的创造,像严井俊二的《情书》、《燕尾蝶》等等,氛围的营造,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沉溺到那样的一个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将自己的故事投射到主角身上,随着他们情绪的起伏而波动。
而韩国的作品,胜在情节的设置,跌宕起伏,曲曲折折,让我们从波峰到波谷,总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时,将悲剧再灌注到人物的身上。习惯了这样的设置,会有厌倦的感觉,就像大四的时候,还是挺喜欢看韩剧的,也曾经为里面人物的命运而流泪,毕竟俊男美女还是挺让人赏心悦目的。可是看多了,就审美疲劳了,里面的情节设置,也会重复不够有新意。
一直比较喜欢香港的老电视剧,因为里面饱含温情,人物里也不会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不会有二元论。人,俯仰世间,在这残酷的环境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向着自己的利益,这本无可厚非,所谓小人物的尖削、刻薄、残忍、无情,说到底,是大环境的逼迫所致,在这污乱的社会上,真正能坚持与不弃的到底又能有几个呢?我们所希望的,也仅仅是有底线的善良,之所以你表现的纯良恭谦让,那是因为还没有触及到你最深最难舍的利益。
扯远了,回到鲁迅上面来。一些人写的文章,是像蜜糖一样甜的罐子,人掉进去,总以为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处处充满的和谐与爱。这叫人忘记疼痛,忘记苦难,忘记现实的文章,实则是一种大的毒瘤,会让我们这样的孩子,幼稚的陷入棉花糖绵软的幻觉中。鲁迅的文章,是一剂猛药,给脑子不够清醒的我们,一记重锤,让我们看清世界的游戏法则,看清人的种种丑态。
鲁迅清攫的样子,和他文章的风骨大抵是相通的吧。突然发现,我的情感和我的理智在斗争,在看过鲁迅针砭时弊的文章之后,又喜欢看看那些温情的,充盈温情与爱恋的影像作品,仿佛是翘翘板的两端,不停的起伏上下,让我在这两者之间平衡,而不至于落入某一种境地无法自拔。
这或许就是我的风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