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古都·千纸鹤·抒情歌

雪国。

  白皑皑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
  寂静无声。
  古都的旧日里,八重樱在热烈的绽放。
  明媚、柔美的樱花簌簌的在风中飞舞,铺满了厚厚的一层。
  络绎不绝的人们踏着木屐,撑着油纸伞,品赏樱花,吟风弄月。
 
  一直觉得日本作家的作品,描绘的画面仿佛是工笔重彩的油画。极艳丽,极鲜活。浓重的色彩和巨细靡遗的描写,让人得到视觉的巨大享受。
 
  很显然,川端康成无疑是日本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日本文学乃至文化界的地位是无人可及的。最近看了他的几篇作品,觉得很美。
 
  人们常认为,极致是追寻美的旅程中最难攀越的高峰。无论是艳的极致,或是淡的极致,或者雅或俗的极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细腻温婉,柔媚淡雅。他用卓越而敏锐的观察力,将樱花国度里纤细的美感展现出来。
 
  极致的美往往会因其纯粹圣洁不可侵犯而产生悲剧的效果。这种情况在艺术表现尤其是电影中常有体现。电影《香水》的主人公出生于巴黎最臭的贩鱼市场,却拥有世上最敏感神奇的鼻子和对气味无与伦比的辨别天赋。芸芸众生皆是凡人,拥有过人天赋或许是把双刃剑,因为你无从判断你究竟是上帝的宠儿还是弃婴。两种巨大的反差共同加诸到一个人身上的结果,不是毁灭便是永生。
 
  回到小说上,我一直觉得日本民族的国民性是隐忍、坚韧与压抑克制的。这可能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日本四面环海,困圄与一岛之上。自然资源相当匮乏,说句实话,日本只有夹着尾巴做人,底下头来做事,才不会引起那些野心勃勃的强国的觊觎之心与窥视之意。
 
  川端康成的小说里,主人公的形象一般都是克己忍让,压抑与沉郁的。川端先生用毫不夸张的伤感,将背景风物细致且精准的表现出来,荡漾着诗情画意。
 
  曾经看过张爱玲的《半生缘》,仿佛和雪国·古都·千和鹤·抒情歌契合在一起。川端先生的那种洋溢着悲哀情调,却平实淡然、不温不火的语言,表现了自然的生命和人的宿命的存在。
 
  浓烈过后是淡然,喧嚣繁华过后尽皆寂静、喟叹与无奈。再浓艳的色块掩饰不了苍白,当浮华褪去,铅华洗净之后,独自抚摸伤痕的或许是最真是亦是最内心的自我。
 
  哀而不伤一直是我对好作品的看法。它并不是指我只喜爱悲伤基调的作品,而是说一切的文学、电影、音乐,在我看来,如果过于煽情;过于媚俗;过于曲高和寡;过于阳春白雪,就如同那空中楼阁、水月镜花,虚幻而无共鸣了。
 
  所以,大师毕竟是大师,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经过时间过滤和打磨的作品,必定是经典的,能让人充分喜爱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