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卖书

离离开学校快只剩下5天了,四年时光酝酿的感情可能在这短短的几天内得到极大的爆发。仿佛每个人脸上依旧是笑容满面,每个人的脚步依旧是轻快跳跃的,内心的情绪可能滞在心里,堵在心头,用假面来掩饰与克制。谁都不愿做那第一个挑动我们伤感神经的人。
  快要离校了,堆了这么多年的那些没用的书也该整理整理的,本来打算全部带回去,后来想想,没这个必要,好多书将来读研时是用不到的。翻来覆去,发现就是教科书和考研辅导书最多,自己曾经在瑞金路上打码书店淘出来的一些旧书要么是没了,要么是带回家了,那些可都是我精挑细选的好东西,一本都舍不得拿出去卖的。
  早上10点多,和同学两个人找了个纸箱子,将那么些书都放进去,搬到食堂旁边报亭地下摆摊兜售。第一次干这种事情,有点新鲜,有点刺激,可好像没有一般人所谓的拉不开脸面来。我是不顾及这些所谓的脸面的,遂把书都铺开来,垫了份报纸就自顾自的看书了。旁边是我们院2专业的女生在摆摊,这年头都讲究眼球经济,虽然男色之风盛行,但在青青校园,尤其是工科光棍园里,些许的女性姿色总是能带来非同凡响的经济效应。
  我摆摊与他人不同,是因为潜意识里总是放不下自己的臭架子,这好像是古今文人的一个通病。自古文人相轻,总自觉高人一等,无论才学、品貌、德行都压过别人,这才能通体舒泰,飘飘然不觉以入仙境。当然了,就像上面说的,我其实是在放得开与放不开之间徘徊,本质上没有那些酸臭之夫的固执,只是天性使然。摆摊买书,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除了烈日暴晒、口干舌燥之外。拿本自己喜欢的书,具体到我今天而言就是《看电影》或者《科幻世界》,细细品读,不用在意有没有人光临,不用顾及需不需要吆喝,在闹中觅静,是种特别的人生体验。
  书卖的好不好,关键是看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准不准确。举个例子,我和同学所卖的大部分书籍均是自己在大三大四时期所用过的教科书及考研书籍,这些书在毕业生跳蚤市场中应该是占到很大一部分比重的,且,本部这边多是前面几个工科类的学院,比如航宇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机电学院等等,他们大三的学生是我们主要的顾客群,按照这样的分析,本该是顾客盈门,财源滚滚的,可是事实与我们所期望的有一点偏差。其一是我和我同学均是老实善良之辈,无法忍心以高价出售这些在过来人眼中狗屁不值的东西;其二便是实在是品种单一,资源有限,勾不起大三学弟学妹们的兴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谈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摆摊卖书也是这么种感觉:卖书,不求价钱,每有售出,便满心窃喜。这些书一般都是我按原价从教材科或者书店买回来的,半个折扣都没有,一些是用不到,一些是用过了,放在自己身边没什么用途,不如让它们到可爱的学弟学妹们手中流通流通,或许还能发挥些余热。3块、5块,全凭自己好恶,随性而为,随意而卖,逍遥自在,遇见可与之倾谈者,甚可获得交流之快感,不亦快哉。
  由此我联想到,其实,有时候我们在出售这些琐碎细物时,不单单是为了获取那些利益,我们会在交谈与倾听之中收获一种心情,一份自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