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正的勇者

   《百家讲坛》出了个于丹,讲《论语》,讲《庄子》,节目热播,出书大卖,搞的不亦乐乎,世人皆奉为圭臬,我没有看过她的节目,正巧同学开学过来时带来了于丹和易中天的书,便随便翻翻,聊胜于无。

    看了于丹品评《论语》的书,虽没有什么太惊世骇俗、出人意表的见解,倒也不失为一碗心灵的鸡汤,在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当今社会,看看这些书,虽不见得一定能清洗落满尘埃的心灵,拨开迷途的黑云,但总归不会是蛊惑人心的毒药吧。

    俗话说:树大招风。于丹火了,就会有一些人坐不住了,于是乎跳出来了个十博士联名上书,力陈于丹的种种罪状,说什么将儒家思想庸俗化,肤浅化;说什么学术应该居庙堂之高,处牙塔之中,她这样的行为完全是道德沦丧,会玷污神圣的《论语》。

    看到这些品论,我就会联想到跳梁小丑。老早以前,不记得是谁说韩寒的,你这样的文章,完全是玷污文学,祸害民众,是道德沦丧,如今,这样的评论有一次出现,不禁让人失笑。这完全是高估了他们的影响力,同时也低估了读者的鉴赏能力。就像于丹自己所说的,这只是一家之言,个人解读,赞同不赞同,选择权不在自己,而在观众。我们手里拿着遥控器,不爱看这个,可以调台,没人逼着你看。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尽可以保留,没人强迫你认同我,而那些人的言论,处处流露出对于成名的渴望,对于被人认同的渴求,对于话语权的窥视,以及对于自己的不自信。

    从古至今,善意的,有见地的讨论历来是受作者及读者所推崇的。我们要的是积极而不激动,冷静而不冲动,善意而不偏激的辩论,而这样的讨论,对于双方的共同进步都是有所裨益的。

    回到主题上,古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在古今士人大夫的眼中,居于何等崇高的地位。传孔子门下三千弟子,贤者七十有二,个个俱是才情并举,行正品端的典范。

孔老夫子被奉为圣人,定是有他过人之处的。圣者,大贤也,孔圣人的一言一行,无不起着教化民众,启迪后人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工作生活的速度愈来愈快,已经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读书了,更不要说读《论语》这等古书了。

    我也没有读过《论语》,本不该发表意见的,只是有所涉及,便会产生一些感慨,抒发自己的见解,聊以自慰罢了。

    苏轼《留侯论》里有这样一段话: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同样,在《论语》中,孔子也曾说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在我看来,真正的勇者与莽夫有着本质的区别。子路尚武,但却是莽夫,而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却是真正的勇者。莽夫遇事蛮干,不三思,不慎言,勇者却冷静,谨慎,谋定而后动。真正的勇者自有一份别人无法拥有的从容与淡定,因为他们的内心无比强大,任何外在的干扰都不能影响。这种强大与其说是来自自信,还不如说是来自对自身实力、心灵力量的一种清醒认识。真正的勇者遇到任何情况都不会慌乱,因为他们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真正的智者遇见任何迷惑都不会动摇,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真正的仁者遇见任何烦恼都不会忧愁,因为他们从容笃定,一身浩然正气凛然于心。

    我们要做真正的仁者、智者、勇者,因为这世上不如之事常八九,不可能事事顺心,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改变的可能应该是我们的心态和思维方式。有得必有失,放弃一些,才能得到一些,就像泰戈尔说的: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你可能连星星也会错过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